目前,癌症仍然是公共卫生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化疗的有效性往往因其缺乏特异性和全身毒性而受到限制。纳米技术,尤其是靶向给药技术,已成为解决这些局限性的关键创新技术。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团队在纳米医学领域取得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其研发的多功能纳米载体——硫辛酸-硼苯丙氨酸(LA-BPA)衍生物,通过简单的pH调节方式形成唾液酸靶向的纳米囊泡,不仅可用于小分子化疗药物的靶向递送,还可通过引入B-10同位素,作为硼药用于肿瘤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助力开发更精确、有效、危害更小的放化疗方法。通过应用自主研发的加速器BNCT治疗系统——极锋刀(NeuPEX Block-Ⅰ),中硼医疗积极参与研究并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硫辛酸、短链PEG、BPA三种片段的有序组装,形成具有pH依赖可逆自组装纳米囊泡的小分子化合物。在pH弱酸性条件下制备的纳米囊泡,其表面的苯硼酸基团赋予纳米囊泡唾液酸靶向功能。囊泡内富含的二硫键可通过消耗癌细胞内的谷胱甘肽(GSH)打破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诱导癌细胞凋亡。此外,该囊泡用于阿霉素(Dox)包载制备纳米制剂时,有利于小分子药物的在肿瘤部位的有效富集,GSH响应释放有利于药物在肿瘤部位定点释放,可降低化疗的全身毒副作用,显著提高抗肿瘤效果。
通过引入B-10同位素,LA-BPA衍生物囊泡能够将BNCT与化疗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显著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当囊泡药物剂量达到350mg/Kg时,可满足BNCT治疗需求,经中子照射治疗后,肿瘤实现完全抑制,未出现明显的肿瘤复发、转移等现象。此外,BNCT治疗组在第35天的存活率均为100%,高于其他实验组,这突出表明了LA-BPA衍生物囊泡作为含硼制剂用于肿瘤BNCT中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中所有涉及BNCT相关的实验均在中硼医疗与厦门弘爱医院合作共建的BNCT临床示范与研究中心完成。中硼医疗凭借自主研发的“极锋刀”系统、具有丰富经验的中硼医疗实验团队和相关的有利资源,为研究提供了中子照射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早在2023年,中硼医疗便与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钱志勇教授团队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推动BNCT纳米药物开发。凭借中硼医疗国际领先的BNCT系统技术和硼药转化平台优势,以及钱教授团队在新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及肿瘤治疗新策略研究方面的科研优势和技术成果,双方共同开发靶向性更高、瘤内分布更好、具备可视化功能的新型BNCT纳米药物。
未来,中硼医疗将通过源头创新,开发用于实体瘤治疗、靶向性更强的新一代硼药,并结合硬件、软件在内的BNCT完全解决方案,助力癌症治疗更精确、有效。同时,中硼医疗将继续推动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促进BNCT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为癌症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方案。